【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報導】

「唉,腳無力、走不動……」很多老人家年紀大了,明明很想到處郊遊踏青,甚至爬山健行,卻飽受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宜蘭縣潘健理復健科診所醫師潘健理表示,關節出毛病,影響生活品質甚大,建議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早且充分治療,運動時千萬要「量力而為」,才能保有健康的關節。

Q1:關節好不好,跟基因有關嗎?為何有人壞得特別快? 

潘健理醫師說,關節不好,大略可分為四種,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壞死和痛風,關節不好和基因有關係,但並非唯一原因。 

潘健理說,榮總陳威明教授曾發表一份研究,提到「髖關節壞死家族遺傳」,陳威明發現有一個家族,陸續有三到四人來就診,病因都是髖關節壞死。經檢查研究,發現這些患者的染色體有一個共同位置是異常的基因,顯現關節壞死有遺傳性。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家族遺傳是重要的因素,痛風則和民族性有關,如原住民族痛風的比例較高。 

有部分患者群關節壞得特別快,潘健理說,造成的危險因子有很多種,比如有人先天維生素D3不足,或是曾有外傷或動過手術,常常跑步或爬山;個人生活習慣,如喜歡蹲著擦地板,或者從事拔草工作,都可能造成關節壞得特別快。 

Q2: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一定不能爬山嗎?可以騎單車嗎? 

不少人喜歡爬山,或是假日到步道健行,潘健理說,不建議患者參加專業級的登山活動,可改走一般的階梯或坡道,選走階梯會比坡道來得好。輕微或中度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充分治療情況下,可考慮爬階梯;至於重度患者盡量不要爬。也曾有患者為避免膝蓋再度受傷,每回要登山前,都到診所施打玻尿酸保護。 

有退化性關節炎者,不是不能騎單車,潘健理說,前提是不爬坡,如果非要上路,腳踏車的齒輪比(踏板踩一圈時,可帶動後輪轉多少圈的比例)不宜太緊,建議最好騎固定式的健身腳踏車。潘健理也建議可以改在水中行走,或在健身房使用「懸吊式健走」跑步機,減輕體重,降低膝蓋壓力,讓膝蓋承受壓力變小。 

Q3:登山者如何自保,減緩膝蓋傷害? 

潘健理提醒喜愛登山者,爬山規畫很重要,以下對保護關節有幫助: 

1.善用輔具:登山者可以善用輔具自保,包括登山杖、氣墊鞋及護膝,來減緩膝蓋傷害。 

2.只上不下:不走崎嶇的山路,選擇路徑「只上不下」,也就是下山改搭車或纜車,比如去貓空玩時,可以選擇上山時走步道,下山搭纜車或坐車。 

3.不求速度:登山的時間規畫很重要,上下山不求速度,比如不要爬到天黑而趕著下山。

 

Q4:走路姿勢不良、穿錯鞋,會不會影響關節退化? 

潘健理說,走路姿勢不良,包括內八、外八,內翻、外翻等,事實上從腳踝、膝蓋、髖關節到腰椎,是一條連動鏈,走路姿勢不良,多少都會影響,影響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經引發疼痛,就得矯正。 

穿錯鞋也一樣,潘健理說,鞋子太大或太小,會造成肌肉疲勞;鞋子「開口笑」或磨底,會影響身體力學的傳遞,膝蓋附近的組織承受太大壓力,就會不適或受傷。 

Q5:膠原蛋白、抗發炎食物,能保護關節嗎? 

不少人都說,多吃膠原蛋白,如豬腳筋,可以保護關節,對這個論點,潘健理說,適量的補充膠原蛋白,如第二型水解膠原蛋白,確實會有幫助,但多吃無益,也不能以飲食或吃保健食品做為不治療的理由。 

坊間常說的「抗發炎食物」,潘健理表示,關節退化分為發炎性和非發炎性,對發炎性關節炎來說,抗發炎的食物會有幫助,非發炎性就沒有效果,也就是說關節退化或發炎,還是存在很多其他問題,不能只靠抗發炎食物。

 

文章出處: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354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iut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