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吃完午餐後,我們接著要往碼頭搭船準備去北海看看。途中我們經過了甲必丹吉靈清真寺及潮州會館(韓江家廟)

據資料指出:甲必丹吉靈清真寺是檳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該回教堂建於1800年,原本屬方形並附設長廊及斜脊屋頂,後來再經過擴建。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贈及禮聘而來的建築師將它髹上摩爾式建築色彩。科林回教堂是以印度南方柯林部落首領的名字命名的,該首領是當年追隨法蘭西.萊特的印度僱傭兵。而回教堂的乳白色外表及金黃色圓頂更是一大特色[1]

清真寺外圍矮牆一道,通體白色,飾以莫臥兒風格的黃色穹頂和角樓。清真寺內還有伊斯蘭神學院一座,講授教派的經典。白金漢街(Buckingham Street)和皮特街(Pitt Street)的轉角處還有尖塔一座,它曾是清真寺報時人向信徒通報禱告時間的地方。[2]

 

潮州會館外觀

 

根據資料指出潮州會館建於咸豐5(1855)20039月韓江家廟開始修復工程,並進行文件記錄考証工作。全部修復工程均依照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原則進行,以保留復原韓江家廟歷史建築的面貌,200510月竣工。會館於2006年榮獲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是檳城的一級古跡。[3]

 

會館內有展示修復前後的照片

 

何以叫韓江家廟?是因為韓江為廣東第二大河,是潮汕地區的生命之水,當地人為紀念韓愈而將此江取名為「韓江」,而檳城的潮州會館便以此為命名。[4]

事實上,台灣屏東潮州也是潮州人的聚落所在,他們到現在還是供奉著韓愈,可見潮州人對韓愈的感念與懷念,即便到了外地還是不忘恩,不忘本。

早期海外的會館具備了三種功能,一是供俸神祇/祖先,二是學堂,教授子弟華文,三是提供初來乍到的同鄉人一處簡易的住所。因此這些會館都是當時凝聚海外華人的重要樞紐之一,也是他們心靈的寄託。

我曾在越南中部的會安古鎮看到當地華人在中華會館教授子弟中文,老師是一位七十多歲的伯伯,他說會館主事人特地在放假的周六將想學習中文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教中文,除了是不忘本外,還希望這些孩子以後也能靠著會中文這專長謀得好職業。 

我們身處華文圈,不覺得學中文、或一些儒家的倫理道理有什麼難,但卻無法想像客居異鄉的華人要多努力才能讓後代子孫不忘記自己是個華人。看著看著都覺得好感動阿。

 

 

相關資訊

甲必丹吉靈清真寺

地址: 位於甲必丹吉靈路(Jalan Masjid Kapitan Kling,即皮特街),在牛幹/干冬街(Lebuh Chulia和白金漢路Lebuh Buckingham之間。

開放時間:AM.9:00~PM.5:30

網站介紹: http://travel.cari.com.my/portal.php?mod=view&aid=38600

潮州會館(Penang Teochew Association)
地址:127, Chulia Street, 10200 Penang, Malaysia
電話: 604-2615629/2625629

會館網頁: http://www.penangteochew.org.my/announcement.php?post=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iut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