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台灣人愛吃、懂吃,更樂於開創新吃法,但為什麼冬天常見的藥膳鍋中,老薑只能和鴨肉跳「味覺黏巴達」,卻總是拒絕羊肉於千里之外?中醫師表示,除了個人飲食偏好之外,每種肉類各有溫熱寒涼的不同屬性,搭配老薑會產生不同效果,不當搭配可能補錯身,最好進補前先諮詢中醫師的建議。

老薑性溫躁 解鴨寒毒是絕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為了兼顧大眾體質,坊間大部分補品都以「溫補」為前提,薑母鴨之所以用老薑爆香鴨肉,是因為老薑屬於溫躁的辛香料,而鴨肉性寒味甘,本身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等功效,兩者搭配烹調可中和鴨肉的寒性和毒性,較適合一般人食用。

反觀羊肉爐,羊肉性溫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作用,若搭配相同屬性的老薑,很容易上火,所以市面上很少看到羊肉和老薑的混搭吃法。

蛋白質+中藥=補品 一鍋通吃恐傷身

不過,周宗翰中醫師也說,其實補品裡面的肉類都是可以互相替換的,關鍵在於口感與個人的飲食習慣,因為只要是豐富的蛋白質與藥材搭配都是一道補品,但同一鍋湯適不適合每個人就不一定了,建議諮詢中醫師的建議比較妥當,以免補出一堆毛病。

舉例來說,薑母鴨、四物雞、當歸鴨、人蔘雞、首烏雞、十全大補湯等大部分屬於溫補的方式,即補氣、補陽之藥品較多,若是平時有火氣大、容易口苦口臭、便祕痔瘡或陰虛燥熱等症狀,以及更年期的人,都不適合過度攝取,每星期最多1次為限。

此外,肉類或內臟類都是屬於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高普林的食材,研究證明,膽固醇及飽和脂肪是造成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的主因,而高普林食物是痛風的大敵。而且,這些食物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多,吃得太多會增加腎臟負擔,也會造成肥胖和三高問題。

素補不輸葷補 蔬菜換肉進補更安全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進補的第一條件是「明白自己身體需要的是什麼?」如果是平時肉類攝取過多的人,更應該以平補、涼補為主,多數的蔬果性寒,如大白菜、萵苣、牛番茄等,只要加進食補裡面就可以改變藥膳的性味,使溫補變平補,減少攝許過多熱量與脂肪的風險。

但除了吃肉葷補,中醫師更建議用氣味清輕的植物來調補身體。周宗翰中醫師說明,肉類容易出現滯補食傷的現象,但豆類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澱粉類如芋頭、地瓜,可以顧護腸胃道,又可減少脂肪與熱量的攝取,建議燉補時以豆類食品或蕃薯、芋頭、蓮藕、蓮子、糯米等食材替代肉類,簡單又安全,進補功效也不打折扣。

 

【素補藥膳示範/十全大補湯】

材料:當歸、川芎、白芍、黨蔘、白朮、茯苓,各3錢;炙甘草1錢,黃耆和熟地各5錢,肉桂1錢,素雞或芋頭適量。

作法:

藥材用水沖洗乾淨,瀝乾水份。

取一燉鍋,將藥材、米酒放入加水蓋過材料,大火煮開後,加入素雞或芋頭轉小火燉煮約1個小時即可。如果怕芋頭煮太爛,要先芋頭蒸熟,要吃時再加速熟芋頭略煮一會兒即可。

說明:十全是結合四物湯、四君子湯,再搭配黃耆、肉桂而成,其中四君子湯和黃耆補氣,四物湯補血,肉桂則具有溫中散寒、健胃溫腎和活血的作用。適合氣血兩虛者或體弱虛寒者,每星期吃一次,可改善手腳冰冷、頭暈目眩、臉色蒼白、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狀。

 

文章出處: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483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iutian 的頭像
    qiutian

    午間食客 C'est Qiutian

    qiut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